选择语言
  • 中文
  • English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
八 · 一 建军节 | 致敬美好生活守卫者
2024-08-01 来源:帕瓦莱斯

1927 年,黑暗笼罩华夏大地,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让革命陷入至暗时刻。然而,在这生死存亡之际,8 月 1 日的南昌城,一声枪响划破长空。“八一” 南昌起义如同一道耀眼的闪电,撕开了笼罩神州的阴霾,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。这场起义,是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的呐喊,是革命志士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的抗争宣言。它宣告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,标志着人民军队在硝烟与战火中浴火而生。自此,一支为人民而战、为信仰而战的钢铁之师踏上征程,以坚定的步伐走向民族解放的光明未来。正因如此,8 月 1 日被庄严地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,成为镌刻在历史丰碑上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红色血脉,捍卫祖国的尊严与荣光。

建军节.png

1927 年,中国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之下,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,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。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,为挽救中国革命,中共中央于 7 月 12 日果断改组,结束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领导,开始酝酿以武装斗争反抗反动统治。随后,中共中央毅然决定,依靠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革命武装,在南昌发动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暴动。8 月 1 日凌晨,万籁俱寂的南昌城仍沉浸在酣眠之中,突然,一声尖锐的枪响撕破沉沉夜幕,这声枪响,是战斗的号角,更是革命的宣言!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、朱德、刘伯承等革命先辈,率领麾下两万余名北伐军将士,如暗夜中的惊雷,向南昌城的守敌发起猛烈进攻。起义军将士们怀着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勇气,在街巷间奋勇拼杀,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。经过数小时的激烈鏖战,起义军以雷霆万钧之势,将守敌全部歼灭,鲜艳的红旗终于高高飘扬在南昌城头,这座英雄之城自此被载入史册。这场起义,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宣告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,也为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。

1927 年 8 月 1 日凌晨 2 时,南昌城的黑夜被骤响的枪声彻底撕裂。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,向驻守城中的国民党军队发起总攻。街巷间枪炮声震耳欲聋,战士们冲锋的呐喊与敌人垂死的哀嚎交织,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路。经过彻夜激战,直至拂晓时分,起义军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配合,将 3000 余名守军尽数歼灭,缴获各类枪支 5000 余支(挺)、子弹 70 余万发、大炮数门,用胜利的曙光点亮了这座英雄之城。硝烟未散之际,起义部队迅速发表国民党左派《中央委员宣言》,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告革命的坚定立场。尽管起义部队在后续转移中遭受重大损失,但这场起义却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它如一声划破长空的惊雷,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;似一柄刺破黑暗的利剑,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、领导革命战争的伟大开端。这簇在南昌城头燃起的革命星火,如同黑夜里高高举起的火炬,为身处迷茫与压迫中的中国人民照亮前行方向,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新的征程。

建军节4.png

八一军旗,不仅是军队与建制的象征,更是一部浓缩的红色史诗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以炽热的红色为底色,犹如浸染着革命先辈鲜血的赤诚,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。金黄色的五角星与 “八一” 字样在旗面熠熠生辉,那闪耀的金色,是信仰的光芒,亦是胜利的荣光。“八一” 二字,镌刻着 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城头的烽火记忆。自南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夜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踏上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。历经无数次枪林弹雨的洗礼,跨越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,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,这支军队始终在党的指引下,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,冲破黑暗,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。军旗上的每一抹红、每一丝金,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凝聚着人民军队的精神内核,指引着新时代的强军之路。

建军节3.png

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1951 年 1 月颁布的条令,军旗规格与使用规范承载着军队的庄严与荣耀。作为凝聚军心士气的精神旗帜,军旗仅授予团级以上部队及军事院校,每一次授旗仪式都庄严肃穆,是对部队荣誉与使命的郑重赋予。在重大场合,军旗尽显威严风范:参加典礼时,它是荣耀的象征;接受检阅时,它是精神的丰碑;举行隆重集会与游行时,它是队伍的灵魂指引。执行任务时,由专业掌旗员执掌军旗,左右两侧各设一名身姿挺拔的护旗兵,三人步伐整齐划一,昂首挺立在部队前列,以挺拔的身姿、坚毅的目光,守护军旗的神圣与庄严,彰显人民军队的昂扬风貌与钢铁纪律。